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损坏通常表现为磨损、裂纹、剥落或蓝变等现象,多因过载、装配不良或润滑失效所致。若不及时处理,将导致振动、温升及运行不稳等问题。通过精确检查磨损程度、判断故障原因,并采用正确拆装与过盈配合方式进行更换,可有效恢复传动系统的稳定与精度。

一、内圈损坏的识别与诊断
✅ 1. 外观与触感检查:
停机后应首先观察内圈表面是否存在拉痕、压痕、剥落或颜色变化。若表面出现暗蓝色或黑斑,多为过热引起的退火失效。轻微磨损可用放大镜检测滚道光洁度变化。
✅ 2. 运转噪声与振动判断:
运行中若出现周期性金属敲击声或振动频率与轴转速成倍关系,通常说明内圈滚道存在局部损伤。通过振动分析仪监测径向振动幅值,可判断磨损程度及缺陷位置。
✅ 3. 精度与配合检测:
使用千分表检测轴与内圈的配合间隙,若过松或存在跳动超差,可能为内圈磨损或变形。必要时可测量滚道径向圆度以确认是否需要更换。
二、更换前的准备与拆卸要点
✅ 1. 拆卸方式选择:
采用专用拉拔器或感应加热器进行内圈拆卸,避免用锤击或撬动方式造成轴颈损伤。对于过盈配合较紧的内圈,可使用加热法(温度不超120℃)扩径后取出。
✅ 2. 零部件清洁与检查:
拆下的轴承应立即清洗并检查保持架与滚动体状态,若伴随滚珠表面剥落或保持架变形,应整套更换。轴表面若有磨痕或偏心磨损,需重新研磨或更换轴。
✅ 3. 检查配合面精度:
轴颈尺寸应保持在规定公差范围内,粗糙度符合Ra 0.4μm以下。若轴表面偏差超标,将导致新轴承早期磨损。
三、内圈安装与后续校正
✅ 1. 控制装配间隙与受力均匀:
安装新轴承时应使用专用压环施力于内圈,防止通过滚动体传力。加热装配可减少装配应力并确保过盈均匀。
✅ 2. 润滑与防护措施:
装配完成后应填充适量润滑脂,并确保密封圈完好。对于高转速设备,可选择抗高温润滑脂或循环油系统。
✅ 3. 运行验证与复检:
试运行期间监测温升与振动,确认无异常声响及径向跳动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。
✅ 总结
深沟球轴承内圈损坏若能早期诊断、规范拆装、精确复装,可大幅降低设备停机与二次损伤风险。关键在于严格控制配合精度、采用正确装配力与润滑方式,从而延长轴承整体使用寿命并保持传动系统的稳定与可靠。本文内容是上隆自动化零件商城对“深沟球轴承”产品知识基础介绍的整理介绍,希望帮助各行业用户加深对产品的了解,更好地选择符合企业需求的优质产品,解决产品选型中遇到的困扰,如有其他的疑问也可免费咨询上隆自动化零件商城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