轴承密封件的橡胶老化与温度呈加速正相关关系,即温度每升高一定的量,橡胶材料的老化速率会显著加快。这种老化是由于热氧化反应导致橡胶分子链断裂或交联,表现为密封件硬化、变脆、弹性丧失和体积收缩。持续高温会大幅缩短橡胶的有效使用寿命,导致密封性能下降甚至失效。因此,选择密封件材料时必须确保其耐温等级远高于实际工作温度,并采取降温措施,是保障轴承长期可靠运行的关键。

一、高温对橡胶分子结构的影响机制
✅ 热氧化反应的加速:橡胶密封件的老化本质是一个化学过程,即橡胶分子与环境中的氧气在热量作用下发生热氧化反应。
1.反应速率: 温度是驱动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。根据化学动力学原理,温度升高会显著提高分子活性,导致氧化反应速率呈指数级加快。
2.分子链损伤: 持续的高温和氧气作用会导致橡胶分子链发生断裂或过度交联。分子链断裂使橡胶变软、强度下降;过度交联则使橡胶变硬、失去弹性,这是密封件老化的主要表现。
✅ 挥发物损失与塑化剂迁移:高温还会加速橡胶材料中增塑剂、稳定剂等小分子添加剂的挥发和迁移。
●后果: 增塑剂的损失是导致橡胶体积收缩、变硬和变脆的直接原因,使密封唇口失去与轴的贴合能力,导致密封失效。
二、温度对密封性能的具体影响
✅ 弹性和密封力的丧失:密封件的功能依赖于其持续的弹性和对轴的径向压力。
1.永久变形: 长期在接近或超过其耐温上限的温度下工作,橡胶会产生永久压缩变形(压缩永久变形)。这使得密封唇口无法恢复到初始形状,径向压力下降。
2.泄漏风险: 径向压力不足和弹性丧失直接导致密封唇口与轴之间的间隙增大,外部污染物(如水、灰尘)侵入,同时轴承内部的润滑剂泄漏风险大大增加。
✅ 磨损加速:高温工作会使密封唇口的摩擦系数增大,摩擦产生的热量又会进一步加速橡胶老化,形成一个恶性循环。
三、专业选择与温度管理策略
✅ 密封件耐温等级的选择:在选择轴承密封件时,必须充分考虑实际工况下的轴承内部温度,而不仅仅是环境温度。
1.安全裕度: 必须选用额定最高使用温度远高于实际轴承内部温度的橡胶材料(如氟橡胶 FKM 或聚丙烯酸酯 ACM,其耐温性通常优于丁腈橡胶 NBR)。预留足够的温度安全裕度。
✅ 热管理与降温措施:降低轴承的工作温度是延长密封件寿命的最有效方法。
●优化润滑: 选用合适的润滑剂和润滑量,减少轴承内部摩擦发热。
●散热设计: 改善轴承座的散热条件,例如通过风扇、水冷或增大座体表面积等方式进行热管理。
总结:轴承密封件橡胶老化与温度呈加速关系,高温会引发分子链断裂和增塑剂挥发,导致密封件变硬、收缩并失去弹性。为保障密封可靠性,必须选用耐温等级匹配的材料,并实施有效的热管理措施,将轴承工作温度控制在密封材料的安全范围之内。本文内容是上隆自动化零件商城对“轴承”产品知识基础介绍的整理介绍,希望帮助各行业用户加深对产品的了解,更好地选择符合企业需求的优质产品,解决产品选型中遇到的困扰,如有其他的疑问也可免费咨询上隆自动化零件商城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