轴承假性布氏压痕是一种因润滑不良或异物侵入引起的表面损伤,易误判为疲劳损伤。避免此类压痕需优化润滑条件、提升密封效果及防止污染,确保轴承滚动面长期稳定。
一、假性布氏压痕形成机理
假性布氏压痕源自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润滑膜破裂,导致金属直接接触,在高应力区域形成局部微塑性变形和浅痕迹。异物颗粒进入轴承后,会加剧这一过程,产生凹坑或划痕,表面呈现类似布氏硬度测试的圆形压痕,易被误认为疲劳剥落。其主要诱因是润滑剂劣化、润滑不足或润滑剂被污染。
二、润滑优化与污染控制
保证润滑系统的有效性是避免假性布氏压痕的关键。应选用适合工况的润滑脂或油液,确保润滑膜厚度满足滚动接触需求。润滑周期应科学规划,避免润滑剂老化失效。密封结构必须完好,防止灰尘、水分及异物进入轴承内部。对易受污染的环境,采用多级密封及洁净注脂系统,有效降低异物颗粒侵入概率。
三、安装与维护规范
轴承安装时应保持轴和轴承座的清洁,避免灰尘或杂质残留。安装工具与方法应防止对滚道产生机械损伤。运行过程中通过振动和温度监测,及时发现润滑异常或污染状况。发现异常时,应及时停机检查,清洗轴承并更换润滑剂。定期维护和检测,是预防假性布氏压痕形成的有效手段。
总结:
假性布氏压痕是润滑及污染控制不当的表现,通过合理润滑管理、密封防护和规范安装维护,可显著减少其发生。科学预防不仅延长轴承寿命,也提升设备整体运行稳定性。本文内容是上隆自动化零件商城对“轴承”产品知识基础介绍的整理介绍,希望帮助各行业用户加深对产品的了解,更好地选择符合企业需求的优质产品,解决产品选型中遇到的困扰,如有其他的疑问也可免费咨询上隆自动化零件商城。